管理商铺 发布产品 发布求购 寻找商机
TOP
刘振亚两会发言依旧是力推特高压
[ 编辑:王诗媛 | 时间:2015-03-06 12:00:43 | 浏览:6925次 |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整理 | 作者: ]
3月5日下午,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第一个发言。与去年一样,他发言的重点依然是力推特高压。


刘振亚在发言中用了很多数字论证:我国煤炭资源近80%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区,而约75%的煤电装机分布在东中部,大规模、远距离向东中部输煤在运、储环节造成多重大气污染。
 

刘振亚说,解决环境问题首先需要使用清洁能源,在电源端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而清洁能源输送到中东部必须使用特高压,特高压能够保增长、调结构,促消费,国家应该作为战略性的项目来进行开发。
 

谈投资:
 

今年电网投入或超5000亿
 

NBD:发展特高压条件是否已具备?
 

刘振亚:中国的风电已经做到全球最大,太阳能发电估计很快也会达到第一。这些清洁能源发展这么快,主要是投资者来投,但配套电网无疑需要国家电网来做。
 

从目前的技术状态来看,电不可能大量储存,需要发供用瞬时同步进行,所以必须输送出来。比如从新疆甘肃输送到华北华东要几千公里,就必须用特高压,没有特高压,已经建成的清洁能源必然会送不出去,造成大面积的弃风弃电。
 

NBD:现在特高压投资几千亿,您在发言中提到如果每年投资1万亿,可以极大地稳增长。
 

刘振亚: 你理解错了。国家电网自“十一五”以来已投资2.5万亿,“十一五”时期平均每年不到3000亿。“十二五”前四年每年约3500亿,实际上今年电网投资 可能超过5000亿,这必然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比如上游电源的投资,像火电、煤矿等,假如电网一年投资5000亿,电源投资可能超过5000亿。 下游企业投资也很大。电网是网络型的基础设施,而且用清洁能源。
 

刘振亚:落实“一带一路”战略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习 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基于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创新,以能源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突破 口,加快构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能源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人类福祉,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保障能源安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特别是进入21世纪,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导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诸多全球性难题,对人类生存发展构 成严重威胁,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的能源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雾霾频发威胁群众健康。 化石能源资源有限,而清洁能源取之不尽。近年来,以电为中心、以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特征的能源变革蓬勃兴起,正在深刻改变世界能源格局。清洁能源最 有效的利用方式就是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大电网实现优化配置、高效传输和便捷使用。随着特高压的成功和智能电网技术的突破,电网功能和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 发展成为具有远距离、大规模、多品种配置能力的综合能源运输体系,是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基本载体。
 

立足能源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思路,即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 网为骨干网架、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坚强智能电网,形成世界各国电网互联互通,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服务范围广、绿色低碳的能源优化配置平台,全面 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在能源开发上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实现从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为主转变;在能源消费上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提高电能在终端 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这是解决世界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治本之策。
 

我国资源紧缺和能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而周边国家能源资 源丰富。以“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推广应用特高压技术,加快电网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对于落实中央“一带一路”战略,保障我国 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带动装备产业走出去,实现与周边国家合作共赢、和平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特高压是世界最先进的输电技术,输电距离可以达 到2000~5000公里乃至更远,特高压电网具有更大范围调配资源的能力,能够实现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互联互通、优化配置,这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 要基础。中国特高压发展世界领先,已经建成了3个特高压交流工程和6个特高压直流工程。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推进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 “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和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加紧启动后续“五交八直”特高压工程,着力构建“三华”(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同步电网。到 2020年建成国家电网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19回跨区特高压直流工程,形成东北、西北、西南三个送端和“三华”一个受端的坚强国家电网。同时,加快建设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动西南水电和西部、北部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外送,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配置新格局,有效解决清洁能源发 展和东中部地区雾霾问题。我国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全面建成,将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保障能源安 全、促进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前景广阔。国家电网公司将积极开展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的电力能源 合作,加快推进有关特高压联网工程的规划、前期和建设工作。到2025年基本实现与周边国家电网的互联互通,建成连接大型能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的能源大 通道,显著提高各国能源协调互济和安全保障水平,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的重大突破,有力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多领域的深化合作,拉动 经济增长、带动产业升级,实现各方共赢。
 

展望未来,以“一带一路”国家能源互联互通为突破,经过洲内跨国联网、跨洲联网和 全球互联三个阶段,到2050年将建成由跨国跨洲特高压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智能电网构成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连接“一极一道”(北极和赤道附近地区) 和各洲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以及各种分布式电源,将全球清洁能源发电输送到各类用户,保障更清洁、更高效、更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