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商铺 发布产品 发布求购 寻找商机
TOP
姜绍俊:“十三五”电力发展要注重效率
[ 编辑:王诗媛 | 时间:2015-01-12 15:10:18 | 浏览:7199次 | 来源:中电新闻网 | 作者: ]
 “十三五”电力发展要注重效率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专职顾问  姜绍俊
  2014年8月7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正式部署“十三五”能源规划编制工作。 吴新雄局长在主旨讲话中讲了规划编制乃至能源发展的8个问题,涉及到各种能源开发的方针,节能、环保、科技发展和国际合作。规划司也做了非常精准的报告, 提出解决三个问题,抓好九个统筹。而本次规划编制工作的亮点之一是规划工作方法上的创新。报告指出,在规划方法上有两项创新,即开门搞规划、科学编规划, 希望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采纳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发挥专家作用,这是非常积极的态度和方法,一扫若干年以来弥漫在业界的那种话语权被把持、被垄断的沉 闷空气,这是继承和发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传统的重要举措。
  2002年实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极大地调动了电力投资者的积极性,较快地缓解了电力供应不足的全局性 的缺电局面,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建设,目前电力供需平衡,个别地区供略大于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呈连续下降趋势,可以说,电力有没有的问题已经 得到解决,现在该是研究电力好不好的问题了,电力好不好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技术经济指标的全面提升,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经济效益好,更加安全稳定等等。 笔者在此重点谈一下“十三五”电力发展要注重效率的问题。
  电力需求估算
  应考虑当前经济运行态势
  满足电力需求是规划盛久不衰的话题,多年来电力需求的预测没有找到一个精准的预测方法,在多年的规划实践中, 出现供给与需求脱节,交替出现电力短缺和电力过剩。当前面临的是产能过剩,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消费秩序产生某些紊乱,加剧了预测的难度。这里值得 注意的是部分行业的电力消费即将进入饱和期。从2008年开始,电力需求增幅波动回落,如果剔除2010年因刺激经济,增加投资引起的电力短暂回升,从 2008年到现在,电力需求呈现的是明显回落态势,电力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化工、建材、钢铁、有色四大耗能产业,近几年的增长态势见下图:
   近几年电力增长率和四大耗能产业用电增长率
  

  
  从上图看出,从2008年开始,四大耗能产业用电增长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长,而在2010年刺激经济时,四大耗 能产业用电增长又高于全社会用电增长,2011年之后恢复常态,耗能产业用电又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长。可以预见在未来中期预测中,耗能产业用电增长会持续低 于全社会用电增长,决定着电力增长的趋势。笔者在一项2030年电力规划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的分析中得出2020年、2030年电力需求预测水平,在考虑人 均用电S曲线进入平缓期,部分耗能产业用电进入饱和期以及城市化率、人口红利等诸因素影响后得出的数值分别为76170亿千瓦时和115360亿千瓦时。 据了解,国家能源局规划研究工作组预测的电力需求水平2020年为81500亿千瓦时(情景一),84400亿千瓦时(情景二)、76400亿千瓦时(情 景三),2030年为11500亿千瓦时,笔者认为2020年的预测水平偏高,有可能加剧电力产能过剩的局面。
  提高电气化程度,应作为“十三五”电力规划目标之一
  电气化指社会电力应用的程度,通常以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为表征。1985年以来各代表年份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的结构如下:
   1985年以来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
  

  
  注:本表数据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中看,煤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油气的比重在2000年达到30.5%之后稳定在28%上下,电力的比重始终在慢慢提高。
  1985年以来电力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年均增速
  

  
  
  今后的若干年中电力占经济能源的比重还有提升的空间。
  2008年部分国家电力占终端能源的比重情况
  

  
   
  可 以看出发达国家的石油、天然气的终端能源消费比较高,电力占终端能源的比重略高于我国,而印度、巴西、印尼等发展中国家电力的比重尚不及我国,由此推断, 我国电力占终端能源比重提高的幅度有可能回落,由于油气的比重提高幅度不大,电力的比重提高空间即煤炭降低的空间,因而要发挥电力对煤炭替代的工艺。而天 然气对煤炭的替代可以由天然气发电实现,但不会影响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的消费,据此2020年电力消费占终端能源比重的25.8%较为合适。
  提高能源转换为电力的效率
  电 力是将一次能源转换成二次能源的产业,既如此就有个转换效率。转化效率η=输出的能量/输入的能量,输出的电力以千瓦时表示,1千瓦时相当于0.1229 千克标准煤,输入的能量对燃煤电厂来说就是供电煤耗,于是燃煤电厂的转换效率η煤=0.1229/供电煤耗,以2012年为例全国燃煤电厂供电煤耗为 326克/千瓦时,煤电转换效率η=122.9/326=37.7%,而2002年煤电转换效率为32.09%,十年间转换效率提高了近5.7个百分点。 未来6年转换效率还能提高多少?取决于供电煤耗的走势,按年降低3克/千瓦时考虑,2020年供电煤耗为302克/千瓦时,煤电转换效率为40.69%。
  水电发电的能量来自水量Q和水头H,由于水库的水位变化各不相同,因而各电厂的单位水耗是有差异的,例如广西 岩滩水电站2012年单位水耗6.59立方米/千瓦时,而甘肃刘家峡水电站则为3.985立方米/千瓦时。为了从宏观上把握我国水电水能转化为电力的效 率,有必要统计计算我国某一规模以上大中型水电站的单位耗水率,加以加权平均从而得出全国大中型水电站的综合平均耗水率。过去这一指标的统计分析工作深度 不够,在进入“十三五”的时候应当把降低耗水率作为水电提效的一个方面,提出任务,纳入规划。
  再如核电,发出的是电力,消耗的是核燃料,一年中的发电量除以耗用的核燃料重量得出核电站的燃耗,例如一座百 万千瓦级核电,年发电60亿千瓦时,所需核燃料20吨,则燃耗为20吨/[(1-厂用电率%)×60亿千瓦时]=3.5克/兆瓦时,同样的需要对全国的核 电站统计其燃耗,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可以得出全国核电的平均燃耗,这样一是各厂之间可资比较。二是可以总体上衡量我国核电机组的转换效率,在“十三五”期 间应当给出燃耗的控制目标。
  关于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转换效率,这两类可再生能源发电刚刚起步,应当做好基础研究,“十三五”暂不提出效率目标,但应作为研究任务提出指标体系和统计考核方法。
  提高电力使用效率
  电 力在使用中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工业产品更是多种多样多种形式、多种工艺,因而有各种转换效率,为此用两种方法来界定和考察电力使用效率,一是 在宏观上看全社会的产出消耗的电力,我们称之为电力消费强度,在使用上用全国或某一地区的电量除以全国或该地区的生产总值,所得商数也就是单位生产总值电 耗,单位为千瓦时/万元。对某一企业则可以用产值或增加值来计量,对于同一年度的数据,只要做这样的计算就可得出可资比较的数据,而年度间的比较还需要对 年度的经济数据进行折算,(指某年份的不变价计算生产总值),下图给出1995~2013年我国电力消费强度的变化。
  1995~2013年我国电力消费强度走势图

  从上图来看,电力消费强度总体水平没有太大的变化,2006~2007年曾达到高峰,约在1605~1610之间,此后开始下降(但2010年经济刺激后 又有抬头),近两年来又回到2005年之前的水平,预计“十三五”期间应会继续下降,有望降至1450千瓦时/万元。
  另一种是针对某些行业的某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电力,我们称之为单耗。在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普遍存在的电力短缺,全国和各地都设有“三电办公 室”。其主要职责是计划用电和节约用电,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的作用。同时供电部门以用电检查职责对推动节电,特别是统计  用电单耗起到积极作用。之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电力供应的舒解,各地建的机构均予撤销,不能不说关于节电和单耗的统计分析也大大弱化了。“十三五”期间应该 在规划中对此有所关注。我国电力使用效率较低,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就是与印度比较也不如印度的指标好,提高电力使用效率已成当务之急。
注意资本投入的效率下降问题
电力的扩大再生产主要靠外延,因此电力的投资绝对值较高,2009~2013年历年电力热力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见下表。

2009~2013年电力热力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

 
   在诸行业中,电力投资的比重是最高的,但占全国投资比重微幅下降。
   电力产业是产品单一的产业,投入产出效果反应在发(用)电量的增加,我国用当年的新增发(用)电量除以当年完成的投资额,可以得出单位投资新增电量,称之 为电力投资效果。笔者在作了一些测算后得出,2002年的投资效果为1.0千瓦时/元投资,2006年为0.634千瓦时/元投资,2012年为 0.408千瓦时/元投资,(各代表年份投资已按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作了折算),上述数据显示,投资效果回落态势明显,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电力固定资产已 现过度投资迹象,边际效益下降。
   提升劳动生产率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制度、资源和技术,其中资源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劳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常以劳动生产率来表征, 在实用上以人均增加值来衡量劳动生产率。我国电力企业劳动生产率有较大的优化空间。据今年财富杂志公布进入财富500强的各国电力企业有关数据,人均销售 收入分散性很大,我国进入500强的电力企业的人均销售收入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电力企业,见下表。
看看我国人均销售收入与发达国家电力公司之间的差距,可以估算我国电力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空间,“十三五”期间希望至少有20%的提升。
   恢复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来源于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反映技术进步。我国此前有关 电力全要素生产率曾在上世纪90年代做过系统的研究,初步取得一些成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的深入,企业重组使得这项工作中断了,“十三五”期间有必 要恢复起来。全要素生产率能综合反映各生产要素投入和综合的效果,潜力很大,在“十三五”期间首先要把相关工作恢复起来,由专门的机构来管,有一批专家在 实践,要纳入企业管理的轨道,逐步建立起标准,设立考核指标,并在年度工作中要落实到计划中去,这样一来,企业管理水平可以量化为数字,管理的效能更直 观。
上述有关效率的七个方面如果能抓起来,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我国九大电力企业平均人均销售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部分电力企业水平比较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