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商铺 发布产品 发布求购 寻找商机
TOP
抓住能源互联网机遇 江苏推进“两个替代”
[ 编辑:徐长风 | 时间:2015-11-09 13:56:34 | 浏览:12028次 | 来源:国家电网报 | 作者:沈伟民 ]
    近年来,江苏抓住国家电网公司推进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契机,围绕“能源开发清洁替代、能源消费电能替代”发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向“绿色化”转型——

    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屋顶电站,江苏淮安金湖县利用三湖环绕、湖荡众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光伏电站,在江苏县级层面率先实现光伏发电容量大于全社会用电最高 负荷。到今年10月底,该县光伏发电总装机已达23.8万千瓦,而今年最高用电负荷为20.38万千瓦。更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前三季度金湖光伏发电量同比 增长9倍多!
 

    这是江苏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的一个缩影。近3年来,特别是今年,江苏抓住国家电网推进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契机,围绕“能源开发清洁替代、能源消费电能替代”发力,在全国率先初步建成绿色低碳电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向“绿色化”转型。
 

    清洁替代,“外引内增”两头发力
 

    摊开江苏能源供应布局图,燃煤电厂星罗棋布,消耗了全省约7成的煤炭用量,且几乎全从省外运入,节能减排压力很大。对照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指标,江苏提出,沿江8个省辖市除“上大压小”或淘汰燃煤锅炉新增热源外,不再新建燃煤电厂,其他地区也要少建。
 

    传统能源供应方式遇到“天花板”,新增用电需求如何满足?“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是‘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水能、太阳能、风能,推动能源结构从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为主转变。”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尹积军介绍,新增用电需求从两方面满足,一是通过特高压电网从省外引入电力,二是本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作为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苏州已连续多年没有新增大型燃煤电厂,这得益于全长2058千米的特高压锦苏线的稳定供电。这条线路投运近3年来,源源不断地将四 川清洁水电直送苏州。夏季用电最高峰时,这个“西电东送”战略工程输送到苏州的电力近700万千瓦,满足了苏州三分之一电力需求,确保了江苏电网稳定运 行。
 

    按照今年7月国家电网和江苏省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到“十三五”末,江苏将建成“六交四直”特高压工程,成为特高压落点最多的省 份。届时,江苏区外来电规模将达5500万千瓦,相当于全省用电负荷的近一半。其中,列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淮南—南京—上海、晋北—江苏、锡盟 —泰州特高压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预计分别于明、后两年投运。
 

    能源保障需要内外结合。江苏挖掘省内潜力,根据人多地少的省情,探索光 伏、风力、生物质等清洁发电新模式:苏南利用湖面、工厂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屋顶、停车棚等建设光伏电站,沿海滩涂、农业大棚、养殖场则成为苏中、苏北建设光 伏电站的载体;风电则布局在内陆低山丘陵和沿海滩涂地区,风电成为沿海开发的一大亮点。截至今年10月底,江苏新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为1004.2万千 瓦,同比增长达38.3%。
 

    电能替代,挖掘忽视的低碳潜力
 

    转变能源消费结构,通过“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实现电能替代,提高清洁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江苏动作频频。
 

    随着运输业快速发展,船舶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靠港停泊期间,其辅机低负荷运行,污染物排放比正常行船时更严重。而江苏境内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 747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455个。初步测算,如果全部靠港船舶由用油改为直接用电,每年将节省燃油70余万吨,减排氮氧化物8000余吨、二氧化硫 4000余吨。
 

    为此,在国网江苏电力的支持下,连云港港口集团于2010年率先建成全国首套高压岸电系统。今年,在江苏省经信、交通、环保等部门和国网江苏电力的 政策力推下,江苏岸电系统建设加速,至9月底已建成投运1套高压、105套低压和1087套小容量岸电系统,投运总量相当于前5年的总和。按照规划,年底 江苏将率先实现沿海、沿江、沿河、沿湖岸电系统全覆盖。
 

    不仅是船舶,飞机同样适用“电能替代”。 飞机靠港载客与补给时,供电模式由机载燃油发电切换为机场地面桥载设备供电,一架中型客机每小时用电成本不足百元,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100千克, 而机载燃油发电则需消耗航空煤油0.5吨,成本支出超过2400元。目前,“陆电登机”已应用到南京禄口、扬州泰州、盐城南洋等6个机场的51座廊桥。
 

    江苏还通过推广电锅炉、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等,促进电能消费。今年,国网江苏电力组织开展“电锅炉(窑炉)推广江苏行”活动,有关企业积极响应,至9月底, 江苏已实施煤或油、气锅炉(窑炉)改电项目649个。在京沪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建成11座电动汽车快充站的基础上,年内国网江苏电力还将建设高速公路快充站 144座、乘用车快充站128座、城市公交车快充站29座,初步形成覆盖全省主要高速公路的充电服务网络。
 

    电能替代往往是节能减排忽视的领域,蕴含很大潜力。据测算,前9个月江苏完成的649个电锅炉(窑炉)推广项目,累计用电量达68亿千瓦时,折合节约标准煤2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63万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8500多吨。
 

    优质服务,“绿色通道”助力低碳发展
 

    为确保“两个替代”稳步推进,国网江苏电力开辟“绿色通道”,以优质服务推动低碳绿色发展。
 

    简化程序,高效服务,及时并网。国网江苏电力全面对接政府行政审批权限的变化和调整,实行属地供电公司营销部门“一口对外”服务,归并、压缩服务环节,确保 所有风电、光伏发电早并网、早得益;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率先试点分布式电源结算信息营财集成试点,项目业主能及时、方便地拿到售电收入及国家补贴;将清 洁能源项目送出工程纳入重点工程管理,缩短建设工期10~15个月,今年就建成13项、线路长364千米。至10月底,江苏并网风电总量达371.2万千 瓦,居华东之首,其中,海上风电并网容量居全国第一;并网光伏发电容量达323.5万千瓦,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其中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居全国第一。
 

    优化调度,保障安全,确保消纳。国网江苏电力加强电网规划建设,合理安排全省电网尤其是苏州、无锡电网的开机方式,确保全额消纳西南水电,持续增加区外来电 的同时提升清洁电源比例。江苏区外来电由2011年的445亿千瓦时增加到去年的710亿千瓦时,其中,水电、核电等清洁电源占比由32%提升至63%。 该公司在特高压锦苏线及部分危急危险源安装103套智能视频监控装置,还于今年9月首次对锦苏线实施带电消除缺陷,确保了用电高峰时的满功率运行。前10个月,江苏已从锦苏线受进清洁水电300亿千瓦时,与去年南通市用电量相当。   
 

    强化支持,激励客户,增加用电。国网江苏电力主动承担客户实施电能替代改造增容而引起的10千伏及以下的接入工程投资;做好社会资本建设充电设施报装接电服 务,负责建设维护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产权分界点至电网的配套接网工程,目前全省充电设施报装容量超过10万千瓦;对所有委托实施的岸电项目设计全免费、施 工减半收费,出资在南京龙潭港、泰州靖江港等建成一批岸电示范项目,并会同相关单位推动江苏岸电技术标准成为国家标准。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网江苏 电力合计推进实施电能替代项目达1673个,实现替代电量76.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达67.5%。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