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商铺 发布产品 发布求购 寻找商机
TOP
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出炉 明确发展路线和中远期十大任务
[ 编辑:徐长风 | 时间:2016-03-01 14:47:10 | 浏览:12481次 | 来源:上海证券报 | 作者: ]
  经过近十个月的筹备、编写和修改,国家能源互联网的顶层设计出炉。

  2月29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 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未来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路线和思路及中远期十大重点任务,鼓励大众参与、市场驱动,包括能源生产消费基 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多能协同能源网络搭建、新型能源交易体系和商业运营平台的搭建;发展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新模式;能源大数据服务、金融、互联网等新模式 应用,全面推进能源的互联互通。
 

  据了解,下一步,能源局将组织推荐示范试点项目,出台针对推进试点示范的专门文件,引领能源革命,推动能源转型。
 

  根据《指导意见》,能源互联网行动将分两阶段推进,先试点后推广。
 

  即,2016 年-2018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工作:建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项目,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初步建立能源互联网市场 机制和市场体系。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催生一批能源金融、第三方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兴业态。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兴市场主体。探索一批可持续、 可推广的发展模式。积累一批重要的改革试点经验。
 

  2019-2025年,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建成较为完善的能源互联网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技术及标准体系,形成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环境,推动能源综合效率改善,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
 

  “这就是未来中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的蓝图,使企业在能源互联网创新时有迹可循。”有券商新能源分析师对上证报记者如是说。
 

  《指导意见》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推动集中式与分布式储能协同发展;促进水、气、热、电的远程自动集采集抄,实现多表合一;加强支撑能源互联网的信息通信设施建设;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运行新模式等。
 

  储能,作为构建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被业内看作是能源的最后一公里;储能在能源互联网中有多个应用场景:可再生能源智能化利用、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智慧城镇、智能楼宇、电动汽车等。也在本次指导意见中重点强调。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认为,“随着能源互联网发展,将引发能源金融、能源服务等灵活的方式进入能源市场,激活能源环境。储能环节,作为能源操作系统的核心控制内容,是系统智能化的主要调节环节,其发展方向、商业模式将在能源互联网中发挥关键作用。”
 

  广发证券研报也分析称,在能源互联网的大框架下,储能作为核心构成要素,可以重点关注。首先,储能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码,储能产业发展井喷在即;其次, 信息技术将推动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方式的变革,重构整个能源的供销生态环境。目前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正在逐渐融合,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同时,随着能源互 联网的推进,可再生能源、特高压、配网等基础设施行业景气度向上。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